工程案例
临沂480立方塑料清洗污水处理工艺
处理工艺分析
塑料颗粒清洗废水中含有大量悬浮物、无机盐、塑料颗粒、土沙粒等杂质。根据对废水水质特点分析和水样测试以及排放标准的综合分析对比后确定:
3.1该塑料颗粒清洗污水前段预处理采用絮凝沉淀法和气浮法同时进行,需要排放的污水后续处理采用“生化工艺”以确保水质回收利用。
3.1.1絮凝沉淀和气浮装置选用气浮沉淀一体机。气浮沉淀一体机具有以下特点:
⑴处理能力大、效率高、占地少,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及不可溶性COD,工艺过程及设备构造简单,便于使用、维护。
⑵不用机械刮泥设备,每个贮泥斗单独设排泥管,各自独立排泥,互不干扰,保持沉淀浓度
(3)曝气机可以调节气泡大小,以保证最有效的絮凝效果
(4)集沉淀絮凝气浮于一体,大大减少了设备基础投资
(5)COD除去率75%-85%,SS除去率90%-98%
3.1.2生化处理单元
生物接触氧化法在池内设有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于填料表面,部分则是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二者的特点。生物接触氧化法中微生物所需的氧常通过人工曝气供给。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近填料壁的微生物将由于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膜的生长,形成生物膜的新陈代谢,脱落的生物膜将随水流出池外。
l 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主要特点
1、由于填料的比表面积大,池内的充氧条件良好,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的生物固体量,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2、由于相当一部分微生物固着生长的填料表面,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
3、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属完全混合型,因此,生物接触池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4、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当有机容积负荷较高时,其F/M比可以保持在一定水平,污泥产量可相当于或低于活性污泥法。
5、由于该系统日产生的污泥量很少,根据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污水经沉淀后,污泥可直接排入污泥槽,同化粪池污泥一起定期清理。
3.2本工艺采取以下措施:
(1)大颗粒悬浮物和杂质易堵塞泵,会影响整个后续工艺处理,故方案中采用细格栅。
(2)有机物含量较高,采用气浮沉淀一体机处理,通过加药搅拌絮凝后,悬浮物通过溶气水上浮到水面,通过刮渣系统将悬浮物刮出;沉淀物沿斜管下滑到设备底部,由排泥管将沉淀污泥排出;该设备可去除大部分悬浮物和沉淀物以及不溶性有机物。
(3)排放污水进入生化处理单元,通过生物菌降低水中有机物含量。
(4)应业主要求,处理后污水可回用于生产。
4.2 工艺流程说明
塑料颗粒清洗废水由收集管网收集,自流进入格栅渠,经细格栅去除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出水自流进入调节池,在调节池内调节水量和均化水质;调节池内设置污水提升泵和液位控制器,当水位到达限值时由水泵将污水提升进入气浮沉淀一体机,经过加药设备将搅拌均匀的PAC/PAM溶液输送至反应区,在反应区污水与PAC/PAM溶液充分混合反应,将污水中的有机物絮凝成团。在该系统内,通过释放溶汽水,水中的悬浮物在微小气泡黏附下上浮到水面,由刮渣设备将悬浮物刮至污泥池,去除悬浮有机物;比重大的有机物会沉降慢慢下滑至设备底部,通过排泥阀排至污泥池内。经设备处理后的上清液自流进入缓冲池,在缓冲池内调节水量和均化水质,再由污水提升泵将水提升至微生物生化处理单元,通过生物的吸附降解作用,去除废水中剩余的污染物质,再进二沉池,使从填料表面脱下的生物膜在二沉池中沉淀,大部分污泥回流重新进入厌氧池进行反硝化,剩余污泥定期抽进污泥储存池。气浮池浮渣和排泥管的沉降污泥排入污泥储存池,定时外运处理,生化系统出水回用于生产。
- 上一篇:10吨餐具消毒废水处理方案
- 下一篇:游泳池循环水处理工艺流程